工业和信息化部(工信部)在12月26日至27日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提出,到2025年,要大力推进工业5G独立专网建设。这一举措旨在加速工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,推动信息通信业的高质量发展。
一、推进工业5G独立专网建设的背景
随着科技的发展,工业领域对网络的需求越来越高,传统的网络架构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工业的复杂需求。5G技术凭借高速率、低延时、大连接数等优势,成为工业数字化的重要支撑。然而,公共5G网络难以完全满足特定行业的特殊需求,因此,工业5G独立专网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。
二、工业5G独立专网的定义及重要性
工业5G独立专网是指专门用于工业生产环境的5G网络,它不仅具备5G的所有特性,还可以根据企业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和优化。这种网络能够为企业提供稳定、安全、高效的通信服务,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。
提高生产效率:通过实时数据传输和智能分析,实现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和优化。
增强数据安全:独立的专网可以有效隔离外部干扰,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。
支持大规模设备连接:满足工厂内大量传感器、机器人等设备的联网需求。
促进技术创新:为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提供坚实的基础。
三、具体措施与预期成果
为实现上述目标,工信部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和预期成果:
加快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:重点面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,特别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,全面推动数字化转型。目标是用三年时间建设200个高标准数字园区。
制定“一业一策”数字化转型指南: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和需求,制定具体的数字化转型策略,确保每个行业都能获得有效的技术支持和服务。
分行业分区域布局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: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多个促进中心,提供技术咨询、培训和支持,帮助企业顺利实施数字化转型。
推进工业5G独立专网建设: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部门申请5G专网频段,自主建设和运营专网,以满足个性化需求。
壮大多层次系统化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:构建涵盖从底层硬件到上层应用的全方位工业互联网平台,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。
实施“人工智能+制造”行动: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的研发和应用,推动AI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。
全链条推进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技术攻关:加大对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的研发投入,提升国内软件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。
加快建设先进计算产业体系:发展高性能计算、边缘计算等先进技术,提升整体计算能力。
完善双千兆网络发展政策:优化光纤宽带和移动宽带网络布局,试点部署万兆光网,力争累计建成超过450万个5G基站。
有序推进算力中心建设:合理规划和布局算力中心,确保计算资源的高效利用。
推动5G演进和6G技术创新:继续推进5G技术的发展,并提前布局6G研究,保持技术领先优势。
强化互联网基础资源管理:加强对互联网基础资源的管理和监督,确保网络安全和稳定运行。
完善APP全链条治理长效机制:建立健全应用程序的监管机制,保护用户权益和个人隐私。
提升无线电频谱技术创新能力:加大频谱技术研发力度,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效率。
加强细分行业领域数据安全管理:针对各个行业的不同特点,制定相应的数据安全管理规定,保障信息安全。
推动网络和数据安全产业创新发展:鼓励和支持相关企业和机构开展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和产品的研发,促进产业发展。
提升极端场景应急通信保障能力: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,确保在突发事件中能够快速响应并提供可靠的通信服务。
四、成功案例与实践经验
近年来,我国在工业5G独立专网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。例如,江苏省首批“万兆园区”的建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。这些园区不仅实现了超高速的网络连接,还配备了先进的智算设施,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。此外,一些大型企业如中国电信、中国移动、中国联通等也在积极布局5G+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,培育了一批重点企业,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。
五、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
尽管前景广阔,但推进工业5G独立专网建设仍面临诸多挑战。首先,技术标准尚不统一,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规范;其次,资金投入较大,对企业来说是一项不小的负担;最后,人才短缺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。对此,政府应出台更多优惠政策,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;同时,加强人才培养,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于这一领域。
六、结论
推进工业5G独立专网建设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步骤之一。通过一系列有力措施的实施,我们有理由相信,在未来几年内,我国的工业数字化水平将得到显著提升,信息通信业也将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前景。